您的位置:首页  > 商会动态 > 新闻中心 > 【潮汕红色印记】第二站——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
【潮汕红色印记】第二站——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

由 深圳市揭阳商会 于 8/18/2021 12:00:00 AM 编辑, 浏览次数:8075

  
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
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
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第二站——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

 

汕头市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传承着红色基因的城市。近年来,汕头市着力推进一批老区扶持项目建设,通过开发利用红色史迹、发展红色文旅产业、打造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保育与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双向互补、良性循环。另外,在《汕头市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也提到围绕开埠文化、潮汕文化、华侨文化、红色文化等四大领域与旅游深度融合,可见汕头市在文旅结合中对红色文化的重视。


在海平路97号的“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是“反围剿”时期中共中央交通局开辟的秘密交通线之一,也是唯一一条自始至终未遭敌毁、保持畅通的交通线。这处旧址,是传播汕头红色文化的主阵地之一。汕头能成为秘密交通站的主要原因汕头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称,在南来北往位置特殊,水路交通便利,是华南重要的商埠港口。

“中共交通线”上的绝密站
“出色完成三大任务”

“中央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在上海)与中共苏区联络的南方交通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中共中央交通局于1930年秋开辟了一条上海—香港—汕头—大埔—永定—江西中央苏区的地下交通线,全程约为3000公里。这条交通线曾经是中央苏区与外界联络的唯一渠道。



汕头交通站是中央红色交通线上重要的枢纽,是中央交通局在汕头建立的直属绝密交通站。1931年初,中共中央决定在汕头再建一个绝密交通站,派遣陈彭年、顾玉良、罗贵昆三人以经商的名义来到汕头建立“华富电料行”。(注:1930年在镇邦街7号建立的秘密交通站“中法药房汕头分号”,由于顾顺章的叛变,于1931年停用。)
交通站第一个任务是运送苏区需要的物资(无线电器材、电器、药品、医药器材等);第二个任务是护送过路的中央负责同志第三个任务是筹款和押送款项

经过多方考证,从1930年到1934年红军长征前,通过汕头交通站的党员干部有二百多人,除了耳熟能详的汕头交通站交通员肖桂昌护送周恩来赴中央苏区途中有惊无险的英雄故事外,还有众多中央领导同志和其他党政军领导干部由这条中央红色交通线经汕头交通中站被护送进入中央苏区。包括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杨尚昆、刘伯承、聂荣臻、叶剑英、瞿秋白、秦邦宪、张闻天等。


肖桂昌护送周恩来

其中,邓小平于1931年7月经汕头赴中央苏区。在邓小平女儿毛毛《撰写》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中记述:“1931年7月中旬,父亲和阿金两人由上海上船到广东汕头上岸,找到了交通站,即由交通站派一广东同志带路,径直北上,经广东边界大埔,顺利地进入福建的永定这里已经进入中央苏区的边界。”



邓小平于1931年7月经汕头赴中央苏区

另外,据当年护送叶剑英元帅的交通员卢伟良同志在1979年回忆,1930年秋天,他被委派任务需护送留居在香港的叶剑英同志去苏区。当年从汕头去苏区有两条路可走,大部分党员走的路线是汕头--潮州--大埔--青溪--永定进入苏区。但由于当时广州起义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正在悬赏通缉叶剑英同志,所以此路线并不适合。对此,卢伟良在去香港前就先去探索一条由汕头经过饶平入闽西的新路,最终叶剑英同志就是走这条路安全到达苏区。



在输送和采购物资方面,交通站在前后三四年时间里,向中央苏区输送食盐、布匹、药物以及电讯、印刷、军械器材等军需、民用重要物资约300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敌人对苏区实行的严密物资封锁。

汕头交通站既是承上接下的中转站,又是内地交通始发站。在日常运作中,由于作为直属中央交通局的绝密站,汕头交通站并没有横向联系对象,交通员也是单向联系,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因此,其以历时长(1930年-1934年),安全畅通,始终未被敌人发现,任务完成出色,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上的成功典范之一。

旧址复原
“重现隐蔽战线的历史”

汕头红色交通站陈列馆(以下简称“陈列馆”)于2017年正式启动修缮保护和布展工作,并于2019年元旦开馆揭牌对公众开放,重现了汕头红色交通站里曾经发生的不见硝烟却惊心动魄的场景,迅速成为了汕头市民和外地游客开启红色记忆的“网红打卡地”,至今已接待观众9万人次。

修缮后的汕头红色交通站陈列馆共三层分两部分,除了恢复当年“华富电料行”的原貌外,还将隔壁的99至101号也开辟为汕头红色交通站旧址陈列馆,全部面积有500多平方米,用来展示这一段当年隐蔽战线的红色历史。

经过重修的“华富电料行”主要还原了历史场景,而陈列馆则更全面地展示了红色交通站的内涵。

“华富电料行”生动逼真的情景再现中,既复原了当时的店面,又模仿了地下工作者明为洽谈业务,实为开展地下工作的场景,还复原了当时站长、交通员的一些办公场所。比如一楼还原了当时“华富电料行”的柜台场景,表面是在做生意,实为交通员在放哨。又如那张放置在“华富电料行”的3楼的麻将桌在“白色恐怖”时期,要避开众多耳目传递情报并不容易,所以平常有交通员需要传递情报时,经常就是通过打麻将的过程来完成。


陈列馆一楼的大沙盘勾勒出了长达数千里的水陆地下交通线,展现了交通线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卓越贡献;



二楼是“史海留声”展厅,展示的是苏维埃政权简介、交通站任务和“华富电料行”介绍等资料;



三楼则是“汕头交通站历史贡献展厅”,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由电子显示屏组成的相片墙,里面包括了多位曾受到汕头交通站护送的人物。参观者站在中间举起一只手掌即可与相片墙互动,当屏幕上显示有手掌的时候,只需轻轻往前按一下,相片墙上对应人员的资料就浮现出来。


陈列馆不仅有亲历者的回忆录和中共党史研究人员的论述资料,还有从民间广泛征集来的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古董”——德国进口的老式自行车、老缝纫机、老钟表、老报纸、老枕头、老相片等等。通过图文介绍、实物展示、光影展播和历史情景来生动呈现那个火红的革命斗争年代。



部分图文来源 | 搜狐城市—汕头

往期回顾

【潮汕红色印记】第一站——揭阳学宫

轮值交接 | 新一期轮值会长交接仪式

同舟共济,商海弄潮 | 拜访会员企业,交流行业心得